icl晶体植入术的寿命?很多高度近视的患者想做ICL晶体植入,但不知道ICL晶体植入术的寿命如何。
屈光矫正手术的两大靶组织是眼球表面的角膜与眼内的晶状体,其间穿插着三大空间:眼前房、眼后房、潜在的角膜层间。的屈光手术好是对眼球屈光间质无创或者尽可能的微创。推陈出新的飞秒激光技术,使目前在角膜层间实施的LASIK手术向微创的方向不断迈进。对于高度近视而言,微创且可逆、简捷且稳妥的手术方式首推有晶体眼屈光晶体植入手术。
植入眼内的屈光晶体分为两种:前房型和后房型。“前房型晶体”又分为“房角支撑型”与“虹膜固定型”(挟持型),因为其术后容易发生角膜内皮失代偿与虹膜色素脱失、虹膜损伤等问题,已经淡出临床应用。“
人眼自身的自然晶状体是透明的,平均屈光力是19.11D(约1900-1800度),这个数据告诉我们越是接近这一度数的近视眼越应该选择晶体植入手术。毕竟从角膜生理和病理角度来看,角膜完好无损的特性值得尊重。近视是全眼球的屈光力与眼轴匹配的误差,有什么理由把手术只是选择在角膜上呢?何况高度近视的矫正手术,是角膜不能承受之“深”。
但是,ICL手术真的就很稳妥吗?真的适应所有的高度近视?
ICL手术与其他屈光手术一样,术前要接受详细的眼部综合性检查,为的是排除其他潜在的解剖和生理学疾病。检查项目比角膜激光手术还要多,且复杂得多。除了电脑验光、主觉验光、眼压、地形图、角膜厚度之外,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要查出患者是否有潜在的圆锥角膜与其它角膜形态异常,此外还可以得出关键的前房深度值与角膜直径的数据,这些数据决定着ICL晶体在未来漫长的日子里,在患者的眼内能否长治久安。
拿角膜直径数据来说,选择适合长度的ICL晶体至关重要。ICL晶体是植入到后房(虹膜、瞳孔与透明晶体之间的狭窄区域),实际位置处于虹膜后面和自然晶体前囊之间的空隙,微接触固定于睫状沟,尽可能避免ICL晶体与自然透明晶体的接触。对睫状沟直径的准确测量可以保证ICL晶体既可行固定又不对睫状沟及周围组织有过大的顶压,角膜直径测量过长,术后ICL晶体的拱高太高使虹膜向前膨隆,前房变浅致前房角关闭,引发眼压升高甚至青光眼的风险。角膜直径过短,术后晶体拱高太低使ICL晶体与自然晶体距离过近,同时ICL晶体边缘和自然晶体在整个360度的圆周机械性接触,可能妨碍房水循环、阻碍晶状体表面的营养代谢、晶状体前囊上皮细胞功能,引起白内障。
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的检查也非常重要,在人生命的初10年,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4000/平方毫米,但是之后每年损失约0.6%,因此45岁的角膜内皮计数大约只有2600/平方毫米。对于准备植入ICL晶体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的要求是:30岁以下,角膜内皮计数应该高于3000/平方毫米,30岁以上患者应该不低于2500/平方毫米。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植入后房型ICL晶体之后5年,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约12.5%。这是因为ICL晶体在瞳孔后面,可能导致一些慢性的渗出(类似于炎症反应),会造成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如果在手术前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偏低,术后再进一步的减少,
除了角膜内皮计数,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多形性检查、特定区域的细胞大小差异测量,即变异系数CV值的测量也同样重要。一般情况下,CV值较低、六边形的角膜内皮细胞比例高的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好,加适合ICL手术。
来自欧洲的一份长达25年的观察报告显示:人类的自然晶状体每年会升高约20微米,由此可以计算出ICL晶体在眼内稳妥使用的年限,同时说明并非所有的ICL晶体都可以陪伴患者的终生。如果自然晶体在未来的日子里升高超过600微米(0.6mm),植入的ICL晶体就会与人的透明晶体接触并发生摩擦粘连,诱发白内障并终摘除透明晶体。这样的患者一开始就不适合接受ICL晶体植入,即使植入了也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被取出。
上一篇:谁做过ICL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德视佳眼科集团创始人
欧洲眼科医生导师
拥有35年眼科从业经历
拥有32年眼科临床经验
美国白内障屈光手术协会
国际屈光手术协会(ISRS)
26项发明专利[青光眼手术/葡萄膜炎/斜视/黄斑变性/结膜炎/视网膜病
白内障和屈光外科医生
拥有两项眼科手术专利
连续五次收录福克斯年度医生
国际屈光外科学会(ISRS)会员
南非白内障与屈光外科学会基辛格纪念奖
拥有35年眼科临床经验
瑞典和欧洲科学委员会顾问
国际眼科组织的成员
多焦点晶体,ICL晶体植入(手术高度近视),激光和白内障手术的医生经验
同仁医院眼科博士
北京德视佳医疗副总监、主诊医生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博士(眼科学)
德视佳眼科集团主诊医生
毕业于卢甘斯克州立医科大学
乌克兰眼科协会会员
曾参与瑞士SOE AAO会议
视网膜诊断,屈光手术方案制定(包含:近视,散光,白内障,老花),Yag手术等...
德视佳眼科全飞秒手术医生
上海手术机构屈光医生
蔡司全飞秒手术认证医师
北京华贸中心德视佳眼科主诊医师
扫一扫,关注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