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根森博士小课堂:老花和白内障是怎么发生的?
老花眼是人体衰老的一个信号,也是出现得相对较早的信号之一。在我们的眼睛里有一个自然的透明晶体,主要负责调节眼睛在看远和看近时的对焦能力。因为这个透明晶体里没有血管(如果有血管,你就无法透过它看到外面了),所以晶体中的蛋白质从你出生后就没有变化。经过40年的光线照射,晶体组织开始发生蛋白质变性,而且因为没有血管,晶体也无法形成新的蛋白质来取代旧的变性的蛋白质。在这个过程中,晶体的质地会先变硬,然后变得混浊模糊,就好像一份在报刊栏放了10年的旧报纸,会发黄变脆。
当这个自然晶体变得混浊模糊,你甚至已经无法透过它看到外面,这就是白内障,需要通过手术将其移除,置换一枚人工晶体,才能重新看见。
年轻时的自然晶体,就好像一包弹性十足的果冻,能够在眼睛看近和看远时轻松调节,完成对焦。到了40岁左右,自然晶体就变得更像一包花生酱,只能轻微、缓慢地进行调节,甚至失去调节能力。正是因为调节能力的丧失,让眼睛开始变得老花,需要在看近处时带上老花镜。
其实,人眼中的自然晶体能够维持40年透明度和弹性,已经属于大自然的“奇迹”了。现在来看,不管是自然材质还是人造材质,都很难超过50年-70年还能保持弹性和透明。
德视佳眼科集团创始人
欧洲眼科医生导师
拥有35年眼科从业经历
拥有32年眼科临床经验
美国白内障屈光手术协会
国际屈光手术协会(ISRS)
26项发明专利[青光眼手术/葡萄膜炎/斜视/黄斑变性/结膜炎/视网膜病
白内障和屈光外科医生
拥有两项眼科手术专利
连续五次收录福克斯年度医生
国际屈光外科学会(ISRS)会员
南非白内障与屈光外科学会基辛格纪念奖
拥有35年眼科临床经验
瑞典和欧洲科学委员会顾问
国际眼科组织的成员
多焦点晶体,ICL晶体植入(手术高度近视),激光和白内障手术的医生经验
同仁医院眼科博士
北京德视佳医疗副总监、主诊医生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博士(眼科学)
德视佳眼科集团主诊医生
毕业于卢甘斯克州立医科大学
乌克兰眼科协会会员
曾参与瑞士SOE AAO会议
视网膜诊断,屈光手术方案制定(包含:近视,散光,白内障,老花),Yag手术等...
德视佳眼科全飞秒手术医生
上海手术机构屈光医生
蔡司全飞秒手术认证医师
北京华贸中心德视佳眼科主诊医师
扫一扫,关注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