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福克斯杂志医生名单:约根森博士再次荣获德国专家级眼科医生称号了解更多
经常在公园、超市看到一些老夫老妻,他们岁月静好、平静安详,就算老太太在一边唠叨个没完没了,老头也会以津津有味的姿态听完老太太的长篇大论。这种爱情不知让多少年轻夫妻羡慕,毕竟大多数夫妻的生活离不开鸡飞狗跳、柴米油盐。
一般新婚的小夫妻,心里惦念的都是新婚燕尔的甜蜜和白头偕老的浪漫,全然不知两种美好的向往中间隔着几十年的一地鸡毛……
已经年过花甲的钟先生说,男人的成长总是比女人慢半拍,年轻时的他总嫌妻子唠叨,现在心里只装着她的好。
老年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一把躺椅,一个老人……
钟先生这几天总是独自一个人在阳台上翻着老相片,一遍一遍地看。相片从黑白到彩色,跨越了几十年。相片上的钟太太利落干净,很是清丽漂亮。钟先生翻着翻着,眼中开始泛起泪花。
他一边摸着家具,一边擦干眼泪。患上糖尿病并发性眼底病的他,面前都是扭曲、模糊、充满噪点的图景,眼泪让本就不清晰的视力更加模糊,他只能以手眼并用的方式向前走。儿子让钟先生在家尽量多休息,不要干活,只有钟先生知道,有些事现在不做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钟先生眼中的视界)
钟太太年轻时爱穿连衣裙,每一件裙子都熨烫得整整齐齐。钟先生把这些裙子一件件拿出来放在阳台上晒太阳,恍惚间就像看到钟太太向他走来一样。
衣服在阳光下散发出洗衣液的清香,钟先生开始翻找抽屉里的每一个物件,用笔颤颤巍巍地记录每个物件的位置,然后再将物件放回原处。
据钟先生说,钟太太是个极好的女人,家里的东西都收拾得整整齐齐,让她找什么都立马能找到。亲戚邻里说,钟先生也是个极好的男人,他十几年如一日地把卧室保持原样,就是希望家里能保持钟太太喜欢的样子。
在翻到抽屉里十几年前的就诊卡时,钟先生突然陷入沉思,一动不动地呆坐了许久。
十几年前,痛失所爱。
就诊卡上详细地写记录着钟太太的病情,一次比一次严重,一次比一次让人绝望。钟先生实在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这些就诊卡已经十几年没人动过,因为冰冷的字迹上记录的是钟太太生命最后的针扎和痛苦。如果不是医生告知钟先生,他即将失明,他绝对不会把就诊卡翻出来再看一遍。
钟太太就诊卡的下面放着的是钟先生的就诊卡,从泛黄的程度来看,这几张卡片比钟太太的那几张要更有年头。钟先生摸着自己的就诊卡,陷入沉思。
年轻时候,他们经常吵架,大到孩子上学,小到买个水果。钟先生有时候都害怕回家,因为天天嚷嚷着“一孕傻三年”的钟太太能把他八百年前犯的错都数落一遍。自从他被诊断出糖尿病,妻子的数落更是翻倍。用他自己的话说,“得糖尿病死不了人,迟早被老婆抱怨死。”
造化弄人的是,最先患病的钟先生活到了六十岁,一向忙里忙外的钟太太却先患癌去世。人人都说,钟太太要强的很,也有人说,钟太太操心的事太多。钟先生何尝不知太太的为人,她总是不达目的不罢休,连门口的垫子都要清洗得干干净净才能过年。这几张就诊卡就是钟先生在钟太太的“威胁”下才有的。
就诊卡上写着“视网膜正常,请随访”。几乎每年复查都是一样的话。钟先生渐渐变得不耐烦起来,因为他的病根本没到需要提心吊胆的程度,每次滴散瞳剂做检查就跟上刑一样,还不如老老实实注意保养。
闹钟的响铃让他回到现实,是该注射胰岛素的时间。钟先生十几年来已经习惯了父兼母职,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他开始闭上眼睛,练习“眼盲”后注射胰岛素。
恍惚间,他幻想,如果太太还在世该多好,两个人相濡以沫地扶持着,总比现在变成儿子的累赘要好。
年轻时总嫌她唠叨,现在想来都是好
钟先生中年丧偶,一直没有再婚。像太太那样对自己不离不弃的女人真的再也找不到了,她总是提醒他注意饮食,总是把复查的日子记得清清楚楚,总是把家人的事安排得妥妥当当。他无法适应没有她的日子,更无法适应和别人共度余生。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儿子逐渐成家立业,自己也可安享晚年,他计划退休后帮儿媳带带孩子,还跟老战友商量着去走访祖国大好河山。但一切美好的计划都被一纸诊断打破了。“糖尿病并发性眼底病,失明概率80%。”
孝顺的儿子到处求医问药,得到的结果都是“失明不可逆”。太太以前唠叨着,“你要是瞎了就高兴了!”现在想起来,要是太太还在世,年年催促着他看病,也不至于快失明时才想起来要做治疗。
少年夫妻老来伴,年轻时总嫌她唠叨,现在想起来都是她的好。有时候,看到别人老夫老妻地相依相伴,自己心里都是羡慕,没有什么比一个肯跟你说一辈子话的人更重要。
有时候,儿子和儿媳妇吵架,钟先生会偷偷跟儿子说:“别嫌弃这个唠叨你的人,其实只有她把你放在心里。”钟先生有时候十分高兴,因为儿媳是那个肯唠叨儿子的人,只要他们小两口能过得好,自己就算不能帮衬他们也不能给他们添麻烦。
他把家里各种物件的摆放位置都记在了小本本上,自己也可以独自注射胰岛素,以后让儿子儿媳帮忙找东西也不是个难事儿。
日子还会一天天过去,以后的日子会连一点光影也看不到。钟先生收起钟太太的衣服,一遍遍地在脑海中拼凑钟太太的样子,他一天端详照片几十遍,每天记忆几百遍,他相信自己一定不会忘记太太的容颜。
糖尿病不可怕,没人“唠叨”你才可怕!
糖尿病人失明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5倍,但不是所有人都会失明,只要及早检查、及时治疗,糖尿病患者依然有机会获得健康的视力、正常的生活。
因为糖尿病是慢性病,所以很容易不受重视。德国的眼底病专家说,能坚持几十年都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检查的患者真的很少,大多数患者要么在出现异常视觉症状后才来问诊,要么在病情得到一定缓解后又把复查抛之脑后,还有的压根不知道要做“糖网”检查。
“糖网”检查究竟多重要?
长时间的血糖异常容易引发微血管的破坏,进而引起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绝大多数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者直到非常晚才出现症状,虽然治疗有利于症状改善和疾病的进展速度降低,但到病变晚期各种努力都显得为时已晚。
一个人患糖尿病的时间越长,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几率就越高。但只要进行正确的治疗和监测,能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视力损伤减少至少90%。因此定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疾病的检查显得非常重要。
糖尿病患者缺乏的是医者的关爱和至亲的关心!
目前来看,能自觉做到每年复查的患者真的很少。想做到预防糖尿病引发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避免失明,既要有医生的关爱,还要有家人的督促。
因此,在“糖网”检查方面,最需要的是规律性的提醒和有针对性的治疗。
每位糖尿病患者都有机会获得耳聪目明的晚年生活,患者的家庭也有希望延续美满幸福的生活状态。为了实现这种美好而温馨的愿景,德视佳眼科计划推出更加贴心、更加完整的“糖网一站式解决方案”,为患者送上医者的关爱和如亲人般的关心。
此方案还引进了先进的无创、免散瞳技术,让患者在做“糖网检查”时体验前所未有的轻松舒适,具体细则将在4月10日官方推出,敬请期待。
对于近视矫正手术,大家一定不陌生, 但关于这一项技术的话题从未停歇! 甚至还被网友们灵魂拷问: 近视手术真的安全吗? 为什么很多眼科医生都不做近视手术?
了解更多 >>除去娇嫩的皮肤,我们的眼睛也会受到紫外线的危害。那么,如何才能有效保护我们的眼睛呢?
了解更多 >>第八期资讯,2020年10月,德国德视佳实现了眼科手术数量的创纪录!
了解更多 >>德视佳眼科集团创始人
全欧洲眼科医生导师
拥有30年眼科手术从业经历
连续五次收录福克斯年度医生
国际屈光外科学会(ISRS)会员
南非白内障与屈光外科学会基辛格纪念奖
具有25年眼科临床经验
美国白内障屈光手术协会
国际屈光手术协会(ISRS)
26项发明专利[青光眼手术/葡萄膜炎/斜视/黄斑变性/结膜炎/视网膜病
超过25年的激光眼科手术经验
瑞典和欧洲科学委员会顾问
国际眼科组织的成员
多焦点晶体,ICL晶体植入(手术高度近视),激光和白内障手术的医生经验
扫一扫,关注诊所官方公众号